9月24日的 绍兴晚报22版刊登了“走进医院、走进医生、走进护士”系列报道之市第六医院,现将全文予以转发,以飨读者。
“医院不在大小,关键看医生护士”
“走进医院、走近医生、走近护士”系列报道之市第六医院
说起位于市区延安路上的绍兴市第六医院,在稍有点年纪的老绍兴人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“传染病医院”,而再年轻一点的则是“老年医院”。如今,市第六医院不仅仅是传染病医院,也不仅仅是老年医院,而是向着综合学科发展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迈进——正在城南打桩兴建的绍兴市立医院就是第六医院的远景。日前,笔者走进市六院,感受这里医护人员的工作状况
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
采访对象:市第六医院感染科主任吴勇、护士陈丁峰
走进市六院的传染科,特别是听闻有爱滋病患者也在该病区的一角接受治疗,笔者的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。而当看到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从容地进出病房,与患者亲切交谈,那种恐惧也随之消失。
“或许是我身体素质好,或许是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,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,也没有感染过传染病。”说着看似玩笑话的是市六院感染科主任吴勇,“其实传染病也没有什么可怕的,只要我们掌握了传染病知识,再加上做好自我防护,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”。
“人们惧怕传染病,只是因为不了解。”据吴勇介绍,作为传染病防治的专科医院,他们义不容辞地担负起2003年的“非典”、2008年的手足口病、2009年甲型H1N1流感、2012年H1N1禽流感等传染病患者的救治工作。
“要说不害怕,那也是说说的。但只要我们在院内做好防护,受感染的几率远比在公共场所要低。”说这话的陈丁峰护士是2006年参加工作、2010年调入感染科病房的,“其实,当我们穿上白大褂后,所有的病人都是一个普通的人,我们有责任用心尽力地去帮助患者,让他们得到尊重。”
这里的医生护士是四“心”级
采访对象:市第六医院老年科主任俞建洪
在市第六医院有一幢独立的老年病房大楼,在病区医生办公室,笔者见到了担任老年科主任十多年的俞建洪医生。
“作为人来说,生命的两端(新生儿和老人)都是一样的,他们都需要得到精心的呵护。”俞建洪说,“其实,与老年病人相处久了,我们这里的医生和护士都变得‘没脾气’了,而且更细心和耐心了。”
据介绍,老年病区有200张床位,23个医生、60多个护士,他们照顾着一批又一批老年患者。由于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,因此在这里的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有所不同,需要掌握各科的医学知识。再加上住院的老人一般脏器功能衰退,身上有多种疾病综合在一起也很多见,所以要特别仔细,对待每个病人都要认真分析。
笔者随机走进了一个房病,这里住着两位年龄都在9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。据了解,这两位病人在这里已经入住4年了。“这里的医生护士怎么样啊?”“好啊!”听到笔者聊起医生护士,老人这样说,“这里的医生护士医德好,德字有四心,他们对我们也做到了四心:热心、关心、爱心、诚心。有他们照顾我们这些生病的老人,我们的子女都很放心。”
医院不在大小,关键是看医生
采访对象:市第六医院胸外科主任袁顺达
胸外科是市六院今年刚刚新发展起来的科室,也是该院走向综合性医院的一个大手笔。在该院心胸外科主任袁顺达主任医师办公室采访时,恰巧遇到一位送母亲来绍手术、在杭州媒体工作的章记者,听说笔者在采访。他认真地说,“杭州有大医院,但是并不是大医院就一定能治好病,其实很大程度上,治病还在于医生,康复还在于护士。我们也是听人介绍,再来医院考察后才决定来此治疗的。”
据悉,章记者的母亲在这里医治全是自费,在杭州医院还能入医保。目前,经袁顺达医生实施微创手术后,老人正在进行后续治疗。
“选择市六院,关键在于该院需要胸外科支撑。”袁顺达告诉笔者,市六院有3个呼吸内科,就是缺少外科的支撑,使一些患者得不到外科的医治。而到了市六院后,院领导对胸外科相当重视,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审批并配齐了外科设备,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,就开展了首例手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