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小心!吃饭也会“戊”事!

bat365在线平台(绍兴市立医院)

小心!吃饭也会“戊”事!

我们常说“能吃是福”,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,生活中吃的“花样”也越来越多,但有时候乱吃、随意吃可能也会惹“祸”上身。

“我怎么也没想到,一顿快餐外卖竟然让我吃成了重症肝炎。”童师傅后悔地说。前段时间,童师傅突然发现自己皮肤变得黄黄的,小便像浓茶色一样深,他立马就到我院就诊,检查谷丙转氨酶高达6525U/L,总胆红素高达414U/L,是正常值的100多倍(代表严重肝功能异常)!此外,谷草转氨酶等一系列指标也都是正常值的数十倍。

接诊的感染科(肝病科)一张磊副主诊医师表示,一般来说,引起肝损的原因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、药物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炎、自身免疫性肝炎、脂肪性肝炎、胆源性肝损伤等等。入院后询问病史,童师傅既往并没有肝病史,但平时跑工地干活,基本都是吃外卖快餐,张磊医师考虑会不会是感染了甲肝或者戊肝病毒。随后的检查结果印证了这一诊断,结果显示:戊肝病毒抗体阳性,原来罪魁祸首就是戊肝病毒!

在接下去的治疗上,考虑到童师傅此次肝脏损伤严重,科室医务人员在护肝降酶、退黄、改善胆汁淤积等基础上,并总共进行了3次人工肝血浆置换,童师傅的肝脏才得以逐渐恢复。

张展主诊医师表示,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,经粪-口传播。戊肝是一种自限性感染,多可完全康复,一般不会发展为慢性肝炎,但是重症患者会发展成爆发性肝炎(急性肝衰竭),有死亡风险。

感染科(肝病科)一科主任吴勇介绍,戊肝是一种人畜共患病,日常生活中,戊型肝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就是饮食。摄入被污染的水源或不熟的带有戊肝病毒的肉类、海鲜等,就有可能患上戊肝。虽然各年龄段均可感染,但如果孕妇、老年人及慢性肝病患者等人群感染戊型肝炎,容易发展成重症肝炎,危及生命。所以提醒广大群众,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,不喝生水,肉类食品加工时生熟分开,并针对高危人群积极接种戊肝疫苗。



(感染科(肝病科)一   卜梦青)